跳到主要内容

k8s 入门

· 阅读需 6 分钟

前言

我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去学 k8s,但这是新公司要求的,现在我觉得我即将入职的岗位可能是 devops(development+operation, 开发+运维)。

首先,k8s 是 kubernetes 的简称,因为 k 和 s 之间有八个字母。我之前一直以为 8 来自 b,是国人的专属简称,哈哈。还有,orchestration, 编排,字面意义就是对容器的管理。

安装的话,我在笔记本的 windows 上和云主机的 centos7 上都安装失败了。笔记本上是想着按照虚拟机的方案模拟集群,但是 vmware 的 player 非常难用,换成基于 ubuntu 的轻量虚拟机 multipass 也失败了。最后发现,还是在线环境适合这种大型软件的学习。一共两个可选项:


killerconda https://killercoda.com/playgrounds/scenario/kubernetes



play-with-k8s https://labs.play-with-k8s.com/


play-with-k8s 的网页命令行不能执行复制粘贴,killercoda 不仅可以粘贴命令,而且是已经设置好集群了(包含控制平面和一个工作节点)。所以,推荐 killercoda。

基础概念

node(节点),一个集群至少包含一个控制平面和一个节点。一个节点通常映射到一个物理服务器或一个虚拟机。节点上的组件包括 kubelet、 容器运行时以及 kube-proxy。

k8s 能操作的最小单元是 pod,大多数应用场景下,一个 Pod 只包含一个容器。

Deplyment 下的 replica 属性规定了 pod 的集合内容器。有了 deployment,意味着应用容器挂掉可以马上转到新的一模一样的容器中,而没有任何 downtime.

statefulset 类似于 deployment,但是针对于有状态的应用(如数据库)。deployment 只记录了无状态应用的 blueprint,而 statefulset 还保存了有状态应用的状态信息。(注:如果数据库只有单节点而非集群,也可以用 deployment 管理,只需要配置好 volumn 即可)

Service 是将运行在一个或一组 Pod (一组内的 pod 应该具有相同的功能)上的网络应用程序公开为网络服务的方法。具体而言,Service 提供了三个功能:标签选择器(Label Selector)、稳定的网络标识、负载均衡。其中,稳定的网络标识是核心。Service 为其选择的一组 Pods 提供一个稳定的 IP 地址和 DNS 名称。无论 Pod 的 IP 地址如何变化,客户端都可以通过 Service 的 IP 地址或 DNS 名称来访问这些 Pods。

Ingress 是指在访问域名而非 ip 地址时,需要先经过 Ingress(DNS?)

configMap: 明文配置;secret: 不方便给外界看的配置。

k8s 架构

k8s集群架构

每个工作节点内部必须有三个进程:

  • kubelet 负责 pod 的创建
  • kube proxy 负责 pod 请求的转发
  • 容器运行时

控制节点也可以不止一个。控制平面管理集群中的所有操作。主要组件包括:

  • API Server:集群的入口,接收和处理所有的 REST 请求。
  • etcd:一个高可用的键值存储,用于存储集群的所有数据。
  • Controller Manager:运行控制器,确保集群的期望状态和实际状态一致。
  • Scheduler:负责将新创建的 Pod 分配到适当的工作节点上。

作为一个如此复杂的工具,我们应该知道什么东西是需要人来配置,什么东西是工具自己来调节操控的。Deployment 以下的,都是 k8s 自主调节。

从头开始

说了这么多,有必要把一个应用是如何由原来的直接部署或者 docker 部署迁移到 k8s 上的完整流程叙述一遍。首先,把手头上拥有的机器资源做个清点,划分出控制节点和工作节点。然后,在每台机器上都装上 Kubeadm, Kubelet 和 Kubectl。在控制节点上执行kubeadm init初始化集群;在工作节点上执行kubeadm join加入集群。验证集群是否成立。最后就是编写 yaml 文件,在任意一个节点上执行kubectl apply -f执行 yaml 配置(无论哪个节点,kubectl 都会到控制节点的 api-server 中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