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用一个例子来记住 k8s 核心概念

· 阅读需 5 分钟

k8s 一直以概念繁杂著称。在容器编排这个领域,它是统治级的存在,可以说它就代表了这个领域内的几乎所有知识。因为我对这个领域并不熟悉,所以很难记住这些概念。只能一次次地翻看基础教程。

k8s 的背景是容器化部署盛行,加上微服务要求,一个系统的容器数量成百上千,这样,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编排工具,达到高可用、可伸缩等目的。

首先,k8s 是 kubernetes 的简称,因为 k 和 s 之间有八个字母。我之前一直以为 8 来自 b,是国人的专属简称,哈哈。还有,orchestration, 编排,字面意义就是对容器的管理。

安装的话,我在笔记本的 windows 上和云主机的 centos7 上都安装失败了。笔记本上是想着按照虚拟机的方案模拟集群,但是 vmware 的 player 非常难用,换成基于 ubuntu 的轻量虚拟机 multipass 也失败了。最后发现,还是在线环境适合这种大型软件的学习。一共两个可选项:

killerconda

play-with-k8s

play-with-k8s 的网页命令行不能执行复制粘贴,killercoda 不仅可以粘贴命令,而且是已经设置好集群了(包含控制平面和一个工作节点)。所以,推荐 killercoda。

基础概念

Demystifying the Nuts & Bolts of Kubernetes Architecture

一个ppt介绍完k8s架构

让我们从一个大洋上航行的货运船队谈起。想象一艘货轮,上面满载着集装箱(容器),这艘货轮就是worker node。船队的头领所在的船负责指挥调度所有的货轮,也就是master。在master上, 有很多职能不同的办公室。负责将容器调度到正确的工作节点上的办公室,叫scheduler。记录所有容器各自在哪条船上的办公室,叫etcd。还有一个controller大办公室,负责三件事:

  • 监控node状态(node Controller)
  • 确保一个副本中始终有指定数量的容器运行(replica Controller)
  • 确保上述两种controller到位

最后剩下一个联络处,负责接收外部请求,以及船队内部的通信,叫做API Server.

介绍完了master架构,下面介绍worker nodes内部。kubelet是这艘船的头领。kube-proxy负责不同工作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。Pod是容器在船上的载体,代表了容器。

k8s集群架构

从头开始

说了这么多,有必要把一个应用是如何由原来的直接部署或者 docker 部署迁移到 k8s 上的完整流程叙述一遍。首先,把手头上拥有的机器资源做个清点,划分出控制节点和工作节点。然后,在每台机器上都装上 Kubeadm, Kubelet 和 Kubectl。在控制节点上执行kubeadm init初始化集群;在工作节点上执行kubeadm join加入集群。验证集群是否成立。最后就是编写 yaml 文件,在任意一个节点上执行kubectl apply -f执行 yaml 配置(无论哪个节点,kubectl 都会到控制节点的 api-server 中)。